阿拉丁商贸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日本百万吨核污水将排入大海,海鲜还能吃么?专家:会有影响

2021-04-16| 发布者: 阿拉丁商贸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原标题:日本百万吨核污水将排入大海,海鲜还能吃么?专家:会有影响(健康时报记者陈龙飞)据日本NHK电视台...
赚钱

原标题:日本百万吨核污水将排入大海,海鲜还能吃么?专家:会有影响

(健康时报记者 陈龙飞)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日本政府基本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

距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发生已过去10年。十年前,日本地震引发海啸和福岛核泄漏,造成上万人死亡。随着核污水与日俱增,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称,预计到2022年9月将达到储存罐上限137万吨。

在福岛处理后的污水中,科学家发现污水中还存在一些放射性同位素,包括铯134、铯137、碳14、锶90、钴60等物质[1]。

核污水中的放射性元素对人和生物有影响么?海产品还能吃么?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刘恩涛教授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来说,核污水排入大海是会对我们有影响的”。

海洋生物不仅可以通过新陈代谢从环境中吸收和积累放射性物质,从而成为放射性物质的携带者与传播者,在受到核物质污染的区域,生物通过洄游或漂流可以将污染物质带到非污染海区,而且可以经由食物链传递,在高营养级生物中富集和传递[2][3]。

“人类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海鲜等生物富集的放射性元素,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影响到人类。”刘教授解释。

人类通过食用海产品,间接地摄取了海水中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实验证明,长期、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有可能使体内放射性物质积累超过允许量,引起慢性射线病等疾病,造成血器官、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4]。

早在2012年,德国的海洋研究机构GEOMAR(基尔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就通过电脑计算得出,从排放之日起,只需要57天,日本核污水的放射性物质就能扩散到太平洋的大半区域;仅需3年,核废水的辐射将影响到美国和加拿大的沿海地区。

针对该研究结果,刘教授表示,该研究是基于海洋环流等因素来预测的放射性元素扩散速度。虽然海洋有自净化的能力,但是,如此大规模排放,肯定会对海洋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参考资料:

[1] 张建岗,等。福岛核事故对中国的影响及应急经验[J]。 2012。 辐射防护。 32(6): 362-372。

[2] 蔡福龙。 放射性污染与海洋生物[M]。 1983。 海洋出版社: 94-113。

[3] 唐峰华,等。 核素137Cs在北太平洋典型生物体内的分布与富集。 2016。 生态环境学报:25(10): 1684-1692。

[4] 蒋跃进。 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导致海洋放射性污染引发的启示和警示[C]。 第四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

扫码下载新浪新闻 时事在你掌心

微博/微信扫码去APP查看

微博/微信扫码进入APP预约直播

微博/微信扫码查看原文

微博/微信扫码查看完整视频

微博/微信扫码查看原文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阿拉丁商贸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阿拉丁商贸网 X1.0

© 2015-2020 阿拉丁商贸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