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商贸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86岁大爷严肃提醒39岁孙女千万别生娃!他的话直接被顶上了热搜:专家真不如大爷!!

2021-04-21| 发布者: 阿拉丁商贸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关注明智家庭教育公众号,为你提供上百部供孩子和家长免费阅读的有声书籍。在公众号下方的自定义菜单里哦生...

  关注明智家庭教育公众号,为你提供上百部供孩子和家长免费阅读的有声书籍。在公众号下方的自定义菜单里哦

  生不生孩子,在许多中老年父母看来,那是必须的。

  当下国家鼓励大家生,

  因为考虑到GDP。

  老一辈逼着你生,

  他们想抱孙子,也觉得等你老了有人养老,这对你好。

  强大的压力之下,

  很多年轻父母虽然不太情愿最终还是生了,

  有的还生了二胎甚至三胎。

  但有一位黑龙江的老爷爷却想法不同,

  结果他的一席话被顶上了网络热搜,

  引发网友对生不生孩子的讨论。

  1

  

  这位黑龙江86岁的大爷火了。(大家先看下视频)

  他的孙女今年39岁,还未婚。

  39岁,这要是放在其他家庭里,

  早被父母亲戚催婚的狗急跳墙了。

  孙女半开玩笑地问爷爷:那我老了,又没有老公、又没有小孩,老了上哪儿去呀?”

  爷爷竟然淡定且不屑地对孙女说了他两个意思:

  一是“老公那玩意有的是”。(意思是不必着急)

  这一个不催婚的长辈的淡定已然令人惊讶。

  这还不够拉风。

  更令人惊讶的是

  爷爷是苦口婆心地劝单身孙女“千万别生小孩”!

  孙女问:“为啥不能要啊”,爷爷还给孙女进行了一番透彻的分析。

  第一步,你有孩子你啥不得管啊?吃喝拉撒睡,对不对?

  第二步,念书上学你管不管?牵扯你多大精力?

  老爷子提醒到:“完了,你还不一定能指望上,没有用”。

  大爷从养育孩子的成本、教育孩子的成本和风险分析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的结论是:认为生孩子不划算。

  孙女对此笑着回应爷爷:

  “那我老了,又没有孩子谁养我啊?”

  爷爷非常不屑:“谁养你?你有钱就行!咋还糊涂呢?”

  爷爷的话真挚、诚恳且击中要害,引的人会心一笑。

  他的思想并不像许多老人死抱养儿防老的观念,

  讲的却是批驳“养儿防老”的大实话。

  老爷子看问题紧跟形势,击中要害。

  说到了当下老百姓生孩子的困境。

  2

  老爷子说话“话糙,但理不糙”。

  当下,要生孩子一定要考虑成本多少。

  先要考虑你真是否负担得起?

  我曾经看到过一位成都网友“种咖啡的鸟”对孩子生养的成本计算,

  作为二线城市的居民,他对养娃的成本的分析,很有代表性。

  他计算出一个二线城市的孩子从小长到考研或留学的成本,

  大约是50万-205.5万。我算了一个平均数是120多万。

  这里面的数据都只是大头支出,上的是普通学校。还没有考虑保险、大病等意外,也没有考虑到上比较好的学校的成本。

  另外,我还看到了一个数据,统计说一线城市的养娃成本从出生到大学至少200万元。

  这个数据基本估计全国平均养娃成本(0-18岁)是64万左右。

  除了一线城市之外,这个数据又粗略统计了其他城市的养娃成本:

  杭州是183万左右,

  南京是170万左右,

  武汉是160万左右,

  青岛是150万左右,

  西安是140万左右,

  长春是120万左右。

  在我看到了这一数据之初,

  我觉得可能有些高估。

  但我结合成都那位网友的统计,以及其它网友晒的养娃成本。

  我觉得这个数据基本真实。

  我保守估计一下把孩子养活到18岁的成本

  如果你在一线城市,不给孩子准备150万免谈。

  如果你在二线城市,不给孩子准备100万免谈。

  如果你在三线城市,不给孩子准备60万免谈。

  我强调一下,养活孩子的养法不同,我在这里算是做一个最保守的估计。

  我觉得真没有高估,因为还要考虑到货币贬值的速度。

  当我把这些数据进行初步统计后,我觉得那86岁的大爷说的话真是很有道理。

  一生孩子你什么都要管。

  但要管,得有钱做支撑。

  那么中国人真有多少钱能够养孩子?

  我们先抓一个一线城市的代表:广州。

  2020年广州平均工资4811元。(就那,还有很多人认为被平均了,觉得高估了)

广州

  假设两口子都是平均工资,那么两口子一个月工资就是9622元。

  刚才我算了在一线城市给孩子最起码要准备150万。

  一年要给孩子就要存8万3千。一个月就要存6900元。

  也就是说如果在广州,两口子都是平均工资的话,

  光养活一个孩子的开销就要占了四分之三。

  这两口子除了吃、喝、住之外,别想存下什么钱。

  万一有个灾、病,就只有等死。

  至于让这两口子再生二胎,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要生二胎是不可能的,这一辈子都是不可能的。

  现在一个基本事实是,中国人口增速在过去这些年确实大幅下降。

  这种下降的速度,让很多中国人都胆寒。

  事实上2016年,国家放开了二胎政策,但是人口出生率下降趋势并没有止住这又是事实。

  不仅如此,而且降速越来越快。这可是国之大事。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真不敢生了。

  真如那位大爷说的,没有精力也没有财力。

  从结婚、生子、住房、医疗、养老,处处都在要钱。

  这还没有计算精力成本在内,谁来带孩子、谁来照顾老人等问题压得多少年轻人想都不敢想。

  然而,有钱的中国人真是少数,有闲的中国人也是少数,

  又有钱又有闲的中国人那是少数中的少数。

  大多数中国人只能靠那点工资养活自己已经是不容易。

  谁还拿生孩子开玩笑,疯了吗?

  钱和闲的现实性的问题不解决,

  所有的鼓励生育政策都是朝天比划。

  3

  由于受到一些低水平的人口专家的误导,

  中国生育政策其实一直起负作用。

  想起2016年前生二胎处罚,

  现在没人敢生。

  真是绝妙的讽刺。

  专家站出来鼓励了多少次

  就是没人生。

  专家如今江郎才尽。

  但我估计到了人口快崩盘的时候,一定会又有“专家”会跳出来,

  他们一定会畅想出多种刺激大招来,以下是我的猜想,请各位网友做好心理准备:

  任务型生育: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将完成生育任务作为绩效考核、提拔、晋升、任用的重要条件,要求所属人员完成指标;并将本单位完成生育任务情况,作为对本单位是否讲大局的重要衡量标准。各单位成立鼓励生育办公室。

  指标型生育:对体制外的单位如企业,进行指标规划型刺激生育,给各企业下达员工生育指标考核,凡是没有完成指标的加税,优秀的免税,倡导公司生育文化;

  优惠型生育:社会人员多生育就免税,买房优惠(生育二胎直接奖励买房资格,无需摇号)、上学优惠,能生不生的多交不生育税;生孩子的放长假,给生育补助。女性可以随时要求返回工作岗位

  突击型鼓励生育:成立专门组织,集中安排生育任务,分解到各省,摸清生育的底数,对生子少的村和街道,进行一对一扶“贫”突击。另外,为了完成生育突击任务,在一定阶段不允许单位加班,宾馆打折、饭店关门,要求单位人员回家或者住宾馆干“坏事”。

  荣誉型鼓励生育:给生孩子多的颁发“光荣父母奖章”和“光荣父母勋章”。给生孩子多的家庭挂生育光荣牌。

  恶心型鼓励生育:比如建议工资按比例缴生育基金,不生二胎退休后才能取。研究人造子宫。禁止出售避孕套和避孕工具。

  以上纯属是我无厘头,权且对某些专家将要出谋划策的猜想。

  如有雷同,纯属胡扯。

  但我有一点是确信的,有些人口专家真不如那86岁大爷的水平,因为他们真不了解老百姓的生活,虽然他们装得像大爷。

  作者:曹致。大学老师一枚,家庭教育学者,三观比五官正,站位比个头高。认为人的一生要关照好四子:身子、妻子、孩子、银子,人生才算有底气。教育子女是家之大事,死生之地、幸福之道,不可不察也。微信公众号:明智家庭教育(ID:rongnai111111)


私域流量 http://www.lietuiyun.com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阿拉丁商贸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阿拉丁商贸网 X1.0

© 2015-2020 阿拉丁商贸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