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 这是「商业侦探佳」的第38篇视频
"案件"回顾:大家好,我是“商业侦探佳”一佳,今天我们要侦查的公司就是——Adobe。 对于这家公司,我想应该有很多朋友和我一样,都是Adobe的长期用户。无论是从我看文件用的PDF格式,到我婆婆拍照修图最爱的Photoshop(图片编辑软件),再到我们公司后期同学工作剪视频必须要用的Premiere(视频剪辑软件),无一例外全部来自Adobe。 今天就想和大家好好扒一扒,Adobe是如何成长为高度渗透入我们生活的公司。 为了研究Adobe的财富密码,我还特别拉上了股票研究公司的老板、我的朋友James和我一起从财报下手,好好侦查一番,看看到底Adobe是不是一家值得投资的好公司呢? 修图鼻祖adobe,值不值得投资? 在开始调查之前,我们先来复盘一下Adobe公司的成长以及它现在业务的构成。 它的过往主要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神童出世”、紧接着到了第二阶段“中年危机”,最后升华为第三阶段“凤凰涅槃”。 首先,我们就从“神童出世”开始聊起...... 带着神童基因出世的Adobe Adobe是家带着典型硅谷基因的公司,它的两位创始人——约翰·沃诺克(JohnWarnock)和查尔斯·格施克(CharlesGeschke)都是硅谷工程师。 令人扼腕的是格施克已于今年4月16日过世。 1972年,格施克从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开始在众多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诞生地施乐帕克公司工作,并在那里遇到了沃诺克。 缘由是他们想让电脑和打印机连接起来可以更简单与快捷,于是两位一拍即合,辞职、创业一气呵成。2009年,格施克和沃诺克一起被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授予国家技术奖章。 ©BBC 回溯到1982年年底,就在约翰·沃诺克家的车库里,他们起好了“小神童”的名字——“Adobe”,名字来源于加州的一座山脉——AdobeCreek,山上盛产一种做陶艺的粘土,非常符合Adobe产品支持创意产业精神的调性。 Adobe创业一开始,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即成为当时“大爆款”。 这个叫做Postscript的程序,它的功能非常明确,就是允许用户将电脑连接外部打印机。各路科技大咖的目光被锁得死死的,皆十分看好这款产品。 就连当时的“乔帮主”乔布斯都想以500万美金把Adobe给收了,约翰和查克当然不忍心“亲骨肉”就这么轻轻松松被领走,最后只卖给了乔帮主19%的股份,并和苹果签订了5年的使用许可合约。 就这样,Adobe成了硅谷历史上第一家在创业第一年就实现盈利的公司。而Postscript则成为了一个国际上电脑打印的标准。 要知道制定标准的重要性,等同于拿下了行业的至高点,控制了最上游技术,这是科技企业最好的玩法,“玩的好”的还有微软,它制定了家用电脑的操作标准。 时间来到1989年,Adobe又推出了另一款镇店之宝级别的产品——Photoshop(简称PS)。 PS是学设计的童鞋非常熟悉的专业修图软件。不过,这一款产品其实并不是Adobe的原创,而是诺尔(Knoll)两兄弟在1987年开发出的调色软件。 最早,两兄弟和一个扫描仪公司合作,后来两兄弟又拿到机会,到硅谷给苹果和Adobe的人展示这个产品。 最后,Adobe果断买下了发行权,但其实早期版本的PS就是为了苹果的Macintosh机器量身订制的。 很快,PS再一次成为了电脑作图的行业标准,Adobe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最终在1995年以3450万美元从诺尔兄弟手中彻底把PS买断,从此不用再分版税,百分之一百的从PS身上赚钱。 这里特别说一句,可能是Adobe在PS身上吃到了甜头,“收购”成为了Adobe公司相当重要的增长策略。从1990年开始至今,这三十年间,除去其中两三年,Adobe做到了基本上每年都有收购动作。 另一个Adobe收购的顶级产品,是1991年从SuperMacTechnology手中买下的Premiere项目,它让Adobe成为视频剪辑行业的先行企业之一,这一款产品在2003年经过重新设计,成为了现在的AdobePremierePro,相信做视频的小伙伴们对它再熟悉不过。 至此,顶级产品扎堆的Adobe,在1993年,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乘胜追击又推出了自己开发的PDF格式以及相关的软件,PDF一经推出后,也成为了行业标准级别的文件格式。 不断地收购和开发,让Adobe的产品和资源不断积累。1999年,Adobe的年营业额就达到10亿美元。到了2003年,Adobe更是把旗下各种和影音创作相关的软件合并成了AdobeCreativeSuite,简称CS。(不是说的游戏里的CS~) 这个举动,在当时被吐槽为捆绑销售。从行业角度讲,类似于我们的视频公司,确实是每个软件都用的上。但,对于单纯做图或做音频等专一方面的创意人员者来说,此举似乎就真有些不划算了。不过这一招儿确实帮助Adobe在提升销售额上又猛增一个level。 随着Adobe在行业里的“江湖地位”愈发地巩固,在2005年,它又“吃掉”了竞争对手Macromedia,也因此拿下了不少市场份额,继续拓宽版图。 作为一个软件公司,Adobe可谓是一出生就被幸运加持,光环不断。 Adobe一出生就自带不凡,依靠着卖版权的传统软件模式发展的就非常好。而他们的股价,从1986年上市时到2007年10月的小高点,靠着六次股票一分二的拆股动作,股价翻了200多倍。 Adobe的“中年危机” 讲到这,想必大家都会觉得Adobe的“天时地利人和”也太让人有点“羡慕嫉妒恨”了吧,但Adobe的发展也犹如人生一样,不可能从一而终的顺遂,总得赶上点儿波折吧,接下来,我就要和大家讲讲Adobe的“中年危机”了。 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讲起,当时Adobe的股价从金融危机前2007年10月的高点44美元,一直跌到2009年3月的17美元左右,跌幅超过六成。 除了资本受打击,Adobe的业务也是实实在在地因为危机而萎缩。 在2009财年,它们的销售额从2008财年的35.80亿美元下降到了29.46亿美元,缩水将近18%。 有很大的原因是,当年很多用户都不再更新每年的软件新版本,大家在经济困难时期就都开源节流,继续使用老版软件。 除此之外,另一个让Adobe产生“中年危机”的导火索就是Flash的失败。 Flash是Adobe在2005年收购竞争对手Macromedia时,一并收到旗下的提供网络多媒体的技术软件。当时,Adobe的小算盘其实打得很好,因为Adobe本身就有非常强的影音软件,而且当下又瞄准了互联网的发展。 为了让内容进一步丰富,也基于对多媒体技术的需求,Adobe一直把Flash作为它们一张重要的底牌。 在此之前,Adobe没遇到过什么大挫折,所以“天真”的他们预料不到基于网络才能发展的Flash第一步要敲开的大门也是进入网络的入口就是浏览器,这也是和操作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浏览器是Adobe完全没有的业务,这属于他们的一片盲区。 因此,发展Flash,Adobe就必须要和一些浏览器合作,关键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块业务的重要性,除了苹果无人搭理Adobe,导致AdobeFlash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和苹果的浏览器Safari兼容。 当然如果使用效果好抑或是大家都喜欢,也可以“倒逼”其他浏览器慢慢接受,但结果是因为有安全隐患问题,Flash在Safari上运行的也不好,而且因为适配Safari接口上的问题,所以Adobe公司想单方面解决,也很困难。 恰恰在这个时候,谷歌扶持的HTML5发展得很好,最终胜出成为行业标准。 苹果最终也不得不放弃可以说是自己一手拉扯大的Adobe家的Flash,最终Adobe不得不在2011年叫停了Flash。 而从2008到2011年,Adobe的股价也一直平平,仅在30美元上下徘徊。 从低谷中”凤凰涅槃”的Adobe Adobe也不是一般的公司,因为“中年危机”的到来,让Adobe开始全面重新思考自己的前途。在Flash这扇门关闭的时候,Adobe也是在2011年给自己打开了新的一扇窗。 2011年11月,Adobe宣布要抛弃自己一路走来一直的软件售卖模式,转向新的SaaS模式(云服务为基础的收取月费的软件服务商)。并于10月份宣布要推出CreativeCloud。 在这当中,Adobe看到了单纯销售软件版权的不稳定性,看到了月费模式带来的RecurringIncome(复购收入)提供的持久现金流,也就是想用一天它们的软件就要付一天的钱,不管你之前已经花了多少。 Adobe看到了云市场的未来前景,既然没有在多媒体网络上抓住机会,就不能再放弃云市场的机会了,最终目标要把他们在视听软件上的优势做强做大。 当然,这也是极具风险的,尤其是对于短期营收有相当大的影响。要知道当时Adobe有一半的收入都是来自软件销售,如果要转换成SaaS模式后,产品本身的调整就是一笔非常大的成本,况且要说服用户转到新平台,同样需要成本。 Photoshop在刚上线的时候,售价将近900美元,而为了改成SaaS模式,刚开始,包括PS在内一组软件使用一个月的特惠价只要10美元。这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因为当时我觉得这个价格简直太便宜了。 不过,这种玩法肯定会带来成本过高、营业额下滑等后果,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其实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很可能在过渡期,会有非常难看的数字。事实上,Adobe在2011年到2014年,也确实经历了营收滑坡的现实情况。 另外,在内部人员上,新部门要抢老部门的收益来源,肯定也会有很多管理上的挑战。 所以并不是所有公司都能有底气像Adobe这样作出如此艰难的抉择。即使营收有下滑,但最初的尝试下来,让Adobe看到了增长的希望,决策者们也笃定这条路没有走错。 于是,Adobe在2013年彻底停止了CS服务,只提供CreativeCloud服务。 到了2015年,营收开始重新增长,从2014年的不到41.6亿美元增长到了将近48亿美元,其中CreativeCloud的营业额就达到了15亿美元。 之后的每一年,Adobe的营业额都能有超过10亿美元的增长,在2019年甚至有超过21.4亿美元的营业额的年比增长,销售额突破110亿美元的大关。 随着销售数据的上升,Adobe的股价也是进入了疯长期。 从2012年到2019年底,股价从不到30美元,涨到了超过300美元,翻了10倍多。 Adobe就此成功转型,重新成为华尔街的传奇故事。 走过疫情,王者范儿依旧的Adobe 2020年,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作为提供在线软件服务的Adobe,生意却丝毫不受影响,从它们的财报数据看,整体营业额截至到2020财年的11月份继续上涨,达到128.7亿美元,年比增长了15%,其中订阅的服务费收入占比达到90%。 而在2020年,Adobe的股价更是提升了52%,跑赢代表大盘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16.26%,以及科技股集中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43.2%的全年表现。 从业务构成来看,Adobe最重要的业务: 其一是数字媒体,包括创作云(CreativeCloud)和文件云(DocumentCloud)两大部分,前者涵盖视频剪辑、PS等视听软件的云服务,后者拥有文件在线签字、分享文件等等功能;其二就是数字体验,是针对用户体验的分析工具。 其中,创作云可谓是Adobe最重要的业务。因为从2020年的财务文件看,它是对营业额贡献最大的一块业务。财务文件里面有一个数据,讲出来其实是挺可怕的,指出这块业务的毛利润空间高达96%,远远大于数字体验64%的毛利润,这基本上是“躺着挣钱”了。 进入2021年,Adobe这个财年的第一季度财报在3月底刚刚公布。我认为第一季度财报上,有几个数字亮点其实非常值得大家关注:其一是营业额,其增长加速达到26%,其二是文件云,它在这个季度的营业额增长达到37%,不过,数字体验业务在2021财年的增长预期从原来22%下调到了20%。 到底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呢? Adobe是一个好公司,它的股票价格经过多年上涨是否现在依然可以称得上一个好股票呢? 就此,我专门咨询了一家投资分析公司「贝瑞研究」的CEOJamesEarly,请他和我一起来“侦查”一下。 以下是采访的内容: Adobe一直表现很好,过去几年增长稳定,您认为这种增长是可持续的吗? 我认为这个行业在接下来的至少七年当中会保持两位数的年增长率。 为什么? 我们所看到的市场规模实际上是数万亿美元,大约五万亿、六万亿、七万亿美元。虽然还没有确切的数字,但是规模巨大。 而Adobe是绝对的头部公司,搭乘在这辆已开始高速行驶的列车上,他们甚至不必自己快速增长,因为行业本身也会推着他们向上发展。 我注意到他们的市盈率相对较高,现在已经超过40了,在43左右。 你会不会觉得即便说它是一个很好的公司,这个数字也有点太高了?或者说这支股票有点贵? 另外和其他SaaS公司,也就是“软件即服务”公司相比,这个价格水平你觉得如何? 所有估值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考虑估值时首先应该考虑整个市场的市盈率水平,目前在30左右,所以(Adobe)40出头的水平并不比标准普尔500高多少。特别是(Adobe)明显比标准普尔500增长快得多。 确实现在不管是市场还是adobe价格都相对比较高,这是现实。 但是相对于市场而言Adobe并不贵,而对比其他SaaS公司,adobe甚至可以说很便宜。 像DocuSign、Salesforce这些,大概有15家这样的公司,还有像巴菲特投资的Snowflake,很多甚至都没有收益,就更谈不上市盈率(P/E)了,因为他们没有E(Earning收益),他们只能参考价格/销售。 所以对于这些商业模式还没有被验证的企业,Adobe的价格还是承担得起的。 当然我不会现在就马上建仓,但相对看跌,我肯定更愿意看涨Adobe。 所以你认为目前价格还算合理? 我认为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是的。 那么从他们的财报来看,哪个数字最令你印象深刻?而哪些数据是会让你警惕的? 他们这个季度每股赚了3.14美元,之前预计是2.78~2.79美元。这是一个很大的超越,通常我并不关心一家公司是否能突破预期,因为通常概率比较高。 但这个确实是个巨大的超越幅度,给到市场的信号就是,他们确实很强,而且我觉得这还会继续。他们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再次获得15%以上的收入增长,所以他们的整体收入是我关心的。 从他们的业务分布来看,看一下北美和亚洲以及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销售情况。总的来说表现相当稳健,没有哪一个部门是领先其他部门的。 我也在关注,但我关注的可能不是今年的发展,而是未来几年的发展。 每家公司最终都会需要通过收购实现增长,而Adobe已经进入这样的市场分析领域。现在他们拥有50亿美元现金和40亿美元债务,也就是说有10亿美元的现金在手。 我希望我的资产负债表也能这么好,所以他们负担得起通过收购来获得增长。但问题是,他们收购后能保持多久的盈利?因为竞争对手也在追赶。 这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决定了Adobe股票的未来表现,但我认为我们可能要等个10年、15年,甚至20年才能回答这个问题,这对adobe股东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 我估计今年有很多科技股,比如特斯拉都压力山大,尤其是在美债收益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这会不会也影响Adobe? 对他们的影响会小一些。科技股承压的原因是,从金融数学等角度来看,很多公司的股价反映的是未来的可能,要很长一段时间后显现出来,特别是那些还没有盈利的。 但是,Adobe是盈利的,而且营收表现很好。任何一家依赖未来现金流的公司,都会受到收益率上升的影响,但Adobe受到的影响要小得多,不像特斯拉这种,如果没有政府某些补贴都不会盈利的股票。 你对Adobe股票未来怎么看?中性,看多,还是看空? 我有限看多。如果市场没有这么高,我会更加乐观。目前市场处于高位,这是我们目前不能更乐观的唯一原因。 现状就是这样,我喜欢这家公司,一个科技行业中的基础设施企业,一个成熟的、有稳定商业模式的企业。看看它的利润率,几乎无法超越。 大家都忘了这一点,我们可能正处在泡沫中,在泡沫环境下每个人看上去都像是个投资天才,每只股票都在上涨,一切都表现非常好。但是泡沫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当股价开始下跌,当泡沫开始破裂,当价格回归价值,你会想持有真正能够赚钱的、拥有行之有效商业模式的公司。 像Adobe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很难有比Adobe更稳固的企业。 Adobe虽然不像特斯拉、Snowflake这样的成长股那样sexy,但我对它的定义更像是科技股中的价值股——在历史高位,我不觉得它是一个能短期承诺高回报的股票,而会是有稳定表现和收益的好股票。 对于Adobe这个公司,我内心亦是充满敬意的。 我们下期见~ 「商业侦探佳」系列视频 系三橙传媒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为了我们每周准时相遇不失联 请一定常点“赞”和“在看”哦 点击阅读原文,微博等你探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