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匮乏的年代,家家缺菜少粮,爸妈最发愁给孩子吃什么; 生活水平提高了,全世界的美食都能搬到餐桌上,爸妈最苦恼的事却变成了孩子不好好吃饭。 进食是人类的本能,吃饭更是孩子的乐趣之一,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变得越来越挑食了呢? 1.家长的喂养过于精细和持久 不少家长都认为,孩子越大咀嚼能力自然会越强,可事实上,孩子的咀嚼能力也是需要经过锻炼才能提升的。如果孩子吃的食物始终过于精细,他的咀嚼能力就会停滞不前,当开始面对性状粗糙的食物时,就会因咀嚼困难而排斥。 此外,还有些家长尤其是老人,总是对孩子独自进食不太放心,以至于孩子都四五岁甚至更大了,还处于被喂食的状态,这也会影响孩子对吃饭的兴趣。 对策:在1岁左右时,就开始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从吃饭开始。给孩子做饭的精细程度,要适应孩子的成长,让孩子接受正常的咀嚼锻炼。 ![]() 2.饭菜的色香味不够吸引孩子 有的孩子在家吃饭心不在焉,但见到饭店里造型可爱的宝宝餐就充满食欲,或者去别人家做客次次都“光盘”。如果是这样,那说明孩子并非真的挑食,而是觉得自家的饭菜不够合胃口。 对策:宝爸宝妈要着重调整烹饪方式,提高烹饪技巧,研究受孩子青睐的食物,更新家庭饮食的花色品种,增加孩子的食欲。 ![]() 3.不愿尝试新事物,抵触陌生食物 性格偏敏感谨慎的孩子,通常不太愿意尝试和接受没吃过的食物,因为这会使他们产生不安全感。 对策:可以让这些陌生食物反复出现在餐桌上,并且一家人都吃得津津有味,逐渐引起孩子的兴趣,直至愿意亲身尝试。 ![]() 4. 通过拒绝食物来发表独立宣言 对家长说“不”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有时孩子也会把这种方式用在餐桌上。这种情况往往与孩子对食物的偏好无关,只是孩子希望不再被动进食,而是能够自主选择食物的一种表达。 对策:此时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和判断,来确定孩子究竟是偏食,还是在通过挑选食物来表明独立自主的态度。如果不是真的偏食,那就不要强制孩子吃某种食物,而要给他一定的自主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