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商贸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巨大变化!中国游客国外品牌形象事过境迁

2021-05-11| 发布者: 阿拉丁商贸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五一”暑假,《环球时报》记者来啦一次“欧洲走马看花游”,从德国佛罗伦萨到瑞士苏黎世、意大利罗马,最...
万商网

“五一”暑假,《环球时报》记者来啦一次“欧洲走马看花游”,从德国佛罗伦萨到瑞士苏黎世、意大利罗马,最终换道伦敦回德国。在四天的行程安排中,记者确实感受到做为一个中国游客遭受的优惠待遇。

  以前不火爆

在法兰克福机场,免税商店四处贴紧“大家接纳支付宝钱包和微信付款”等汉语标志;在苏黎世,能够见到五星红旗飘舞在好几个服务提供商门口;在罗马帝国,在纽约,汉语服务生全是各种店铺“标准配置”。

殊不知,就在六七年前,中国游客还不太受欧洲热烈欢迎。德国《明镜》专刊2013年7月曾引发热议称,在巴伐利亚一家酒店餐厅申请办理搬入办理手续时,顾客会接到“中国人警示”,提示顾客留意:“请不要遭受中国人吧哒的咬合声和打嗝儿声危害,由于它是中国吃文化的一部分”,“假如想鸦雀无声地吃早饭,请在8点之后来”等。该文引起非常大异议,乃至网民称它是“种族歧视”。但是,那时候许多人觉得,中国游客在欧洲的确存有一些不文明现象,例如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旅游景点乱印字、横穿马路时闯红灯违章、结帐付钱乱排队等。

德国慕尼黑度假旅游文化权威专家埃克哈德对记者说,中国游客品牌形象转折点产生在2013年。2013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副总理汪洋在一次大会上号召中国游客留意自身的举动,注重应塑造“整体形象”。此后,中国游客愈来愈留意自身的举动,用户评价越来越越变越好。

  融进本地文化

在欧洲全国各地访谈中,《环球时报》记者以往常常碰到各种各样“爆走旅行团”。她们一直紧跟举着旗帜的导游员,玩遍全部欧洲内地。7天游4个我国并许多见,新天鹅堡——巴黎埃菲尔铁塔——塞特宏峰——罗马角斗场。夜里,她们住划算旅店,在屋子里泡方便面……

那样的时期早已完毕。记者观查到,绝大多数中国游客如今一个人去旅行或家中旅游,团队旅游越来越低。“自助游攻略更非常容易融进本地社会发展。”五一期内带亲人在罗马旅游的杨先生对记者说,在度假旅游中,一家人也尽可能感受本地文化,少吃中餐馆,多品味本地的招牌菜,像意大利肉酱面、披萨等。她们不了连锁快捷酒店,只是住西班牙的民宅,学习培训西班牙的文化,她们更喜欢去历史博物馆。

如今,中国游客采购清单上的奢侈品牌越来越低,大量的是欧洲土特产。即便买东西也会去西班牙平常人平常去的商场。因为高度重视中国游客,如今欧洲各种飞机场、店铺、酒店餐厅、餐饮店等场地,陆续支付宝开通、微信付款,欧洲的移动支付文化被推动起來。

“如今中国游客越来越年轻。”佛罗伦萨一家酒店餐厅的主管萨姆埃尔对记者说,她们对海外的文化掌握很深层次,会积极客随主便,降低了与本地人的文化差别。在他眼里,中国游客的主要表现是最好是的,文明礼貌得当,比较清静。

  常成社交媒体营业网点赞目标

中国游客还经常变成社交平台的关注点赞目标。不久前,中国陕西省小伙陈军到地跨亚欧的土耳其旅游时,不仅拾金不昧,把一个装有1.五万里拉(折合RMB1,6969元)现钱的钱夹交回失主,更义无反顾跳海自杀抢救,結果获外国游人盛赞:“中国人verygood!”

中国小游人,也令人“耳目一新”。《环球时报》记者今年过年在阿姆斯特丹飞机场转折时,巧遇中国一个“一带一路”中小学生游学团。但见她们井井有条地排着队,讲话低声细语,还谦让老外先安全检查,得到外国人们的赞美。

在短短的两年内,中国游客已变成世界最关键的度假旅游客户资源。中国对欧洲而言,也早已是最重要的洲际酒店游人来源于。“中国游客已变成中国的创新能力。”德国慕尼黑度假旅游文化权威专家埃克哈德强调,很多中国游客把自己当作是我国的形象代言人,在一言一行中勤奋主要表现得更强。中国游客品牌形象的提高,也推动中国在欧洲的正脸品牌形象。

中国游客正变成走动的“中国景色”,把中国整体形象散播到世界各国。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阿拉丁商贸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阿拉丁商贸网 X1.0

© 2015-2020 阿拉丁商贸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