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商贸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美媒:中国已证明有能力制造各类军舰,但不会照抄美国“作业”

2021-05-26| 发布者: 阿拉丁商贸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原标题:中国有能力造舰但不会照抄美国美国“商业内幕”网站5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已证明其有能力建造(各...
云电视 https://www.yuntv.org

  

  原标题:中国有能力造舰但不会照抄美国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5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已证明其有能力建造(各类)军舰,但要赶上美国,它仍面临另一个挑战随着中国计划新增更多“小型航母”,并至少在2035年前组建6个航母战斗群,它面临的关键任务是保持各类舰艇数量在合理水平。

  中国海军正在经历规模庞大的扩建,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估计,到2030年,中国海军将接收近100艘新舰艇,使战舰总数达到约425艘。其中部分动机是追赶美国,后者拥有11艘航母和十几艘两栖攻击舰,以支撑其全球战略。

  但军方消息人士和观察人士表示,北京的战略不仅涉及舰艇数量,还要确保其舰队组成保持良好平衡,避免一支成本高昂的舰队。

  此前的报道称,中国将在2035年前组建6个航母战斗群,这引发有关中国是否将采取美式甚至苏联的全球战略。冷战期间,苏联曾计划建造200多艘核潜艇来对抗美国航母。

  但匿名的军方消息人士表示,中国海军不会遵循那些模式,其对水面舰艇和核潜艇数量的评估标准将是足以捍卫国内外利益。“中国现在有足够的常规水面舰艇,但(核动力)航母与潜艇的数量需要增加。”

  澳门军事观察员黄东(音)表示,对所有大国来说,打造一支各方面均衡的舰队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他说:“中国不可能照搬美国海军的航母战略。美国在印太地区拥有多个庞大的海军基地……与其他水面军舰不同,航母和核动力潜艇在远离本国水域时需要专门的港口提供后勤支持。但中国迄今只在吉布提有一个(海外)军事前哨。”▲(作者MinnieChan,王会聪译)

  延伸阅读

  山东舰"全状态"出击曝光:甲板上歼15数量达两位数

  东方网·演兵场报道:多家央媒近日集中报道了入列一年多的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披露了其社区化生活、官兵伙食和近防装备等诸多细节。演兵场注意到,在此次新配发的山东舰视频中,首次出现了山东舰“全状态”作战训练的画面,整整12架歼-15“飞鲨”战斗机列阵甲板之上,标志其战斗力已经快速生成。

  

  图片说明:12架歼-15列阵山东舰甲板视频截图

  例如央视频号“空天逐梦”发布的一则名为《全国最牛的一艘船,不服来辩!》短视频中,在山东舰放飞2架歼-15战机的镜头中,舰岛周围和后半段甲板上还停放着其他10架战机。这种布局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提升航母舰载机的出击速度,极具实战意味!

  

  图片说明:山东舰起飞战机视频截图

  所有现代斜甲板航母,后半段用于飞机降落(舰载机出击阶段用于起飞前预备),而前半段用于飞机起飞,这样可以使起飞降落操作互不干扰,提升作战效能。按照山东舰的甲板面积来看,这几乎已经达到了“全状态”舰载机出击的强度。

  

  图片说明:更宽裕的甲板面积央视截图

  而更灵活的甲板空间,恰恰的是山东舰的重要改进之一。从2013年切割首块钢板算起,山东舰历经8次海试之后,在去年年底正式入列。虽说山东舰无论从吨位、起降方式、整体外形等诸多方面与辽宁舰相仿,但其舰岛、舰体结构和很多细节方面存在,载机数量增加了50%。

  视频:山东舰内部长啥样?3000多个舱室、食材免洗……

  

  资料图:山东舰舰岛(左)对比辽宁舰

  就拿区别最明显的舰岛来说,山东舰的舰岛在横向上缩短,纵向上拉高,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舰岛周围的甲板区域位置变大,不仅可以用于停机,还能提升整备调度的效率;同时上层舰岛多了一层,增加了指挥区域的内部空间,舰载雷达的探测距离也提升。

  

  图片说明:辽宁舰机库(上)对比山东舰机库

  除了甲板可以放飞降落和停靠战机之外,航母机库也是停放战机的主要位置,还可以用于机务维保等相关工作。有消息称,相较于苏系风格显著的姊妹舰辽宁舰,设计理念不同的山东舰机库显然更长,可以容纳更多的舰载机。从之前公开的两艘航母机库画面来看,也基本印证了这个观点。

  视频:155秒回顾!山东舰建造和试验珍贵画面

  

  图片说明:山东舰的滑跃起飞甲板视频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入列海军虽然仅仅一年多,山东舰已经快速形成了战斗力。去年,山东舰分别于5月至6月、9月份和12月份共计三次出海。换句话说,在去年疫情的影响下,山东舰入列首年就出海近两个月。这个出海率对于一艘大型舰艇实属不易,例如美国福特级航母的首舰“福特”号,在入列第一年也仅仅实现了81天的出海率。

  盘点一下山东舰的2020年的数次关键报道,从侧面感受其战斗力生成的过程。2020年2月,《解放军报》头版报道称,入列刚满两个月的山东舰开展了一场全舰性的损管演练,为未来出海训练作战做好准备。

  

  图片说明:山东舰视频截图

  2020年5月27日,《军事报道》透露山东舰已出海域执行训练任务。国防部发言人任国强在当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山东舰当月进行海上试验,并结合开展相关科目训练。此次训练,目的是检验武器装备性能,提高航母训练水平,进一步提升部队履行使命任务能力。

  

  图片说明:山东舰机动视频截图

  2020年9月国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谭克非表示中国海军辽宁舰和山东舰已分别完成例行训练和海上试验,上述活动的目的是检验武器装备性能和部队训练水平,提升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

  

  资料图:山东舰起飞战机央视截图

  2020年10月,山东舰舰长来奕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接入列10个月以来,不断加强战法训法研究,已圆满完成一系列海上试验训练项目。聚焦实战,扎实开展航空保障、损害管制、应急处置等训练,从严从难摔打部队,航母核心能力稳步提升。

  

  资料图:人民海军官微截图

  2020年12月21日,海军新闻发言人刘文胜海军大校介绍,山东舰航母编队于昨日顺利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相关海域开展训练。山东舰入列服役一年来,顺利完成舰载机起降、实际使用武器、作战系统调试等任务,编队体系作战能力在试验训练中不断提升。

  为国铸“舰”,他用30年让中国驱逐舰追平与国外50年的差距

  

  张国新,中国船舶集团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专项总监,主持建造了我国三代六型驱逐舰。

  1986年,36岁的张国新前往德国考察海军装备,一位资深的海军军事专家告诉他,两国的差距至少是半个世纪。这让他当场愣住,脑子里浮现出甲午战争的画面。他心想,“一定要把我们的军品做上去。”

  2017年6月,张国新主持研制的我国首艘万吨级大型驱逐舰首舰,在江南造船下水,并于2020年1月正式入役。看到这艘驱逐舰后,全球评论一致认为:中国海军装备已经跻身国际一流!

  30余年后,张国新终于圆梦,而中国海军也追平了与世界50年的差距。

  

  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1986年,当时的江南造船厂接到任务,要研制新一代现代化驱逐舰112舰。当时担任副总建造师的张国新很快发现项目面临的巨大压力。

  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建造,几乎不可能保证产品质量和进度。有没有一个更科学更高效的办法?对江南造船厂和张国新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

  当时,张国新把两本又厚又大的《舰船概论》翻了个遍,大胆提出了把传统的塔式建造改为“二岛”立体建造工艺。这种全新的建造方法对建造工艺和质量要求极高,于是,张国新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开展攻关,在他的极力推进下,总段建造方案最终成功应用在112舰上。

  在攻关过程中,为了化解高强度合金钢的上舰风险,张国新和项目团队一起用了两年时间开展冷热加工特性的工艺研究,从23万个数据中,确定了冷热加工特性的工艺;用了一年多时间消化动力装置装舰技术指标,编制实现工程化应用的技术文件,连续18个凌晨监测轴系对准数据,实现了动力装置装舰一次成功;用了两个月的业余时间,解读168本试验册,编写了海、空、潜一体信息化作战海上试验计划。

  经过努力,1991年,该项目实现了5大工艺节点,并于1994年5月按时交付海军。也是在那以后,张国新一次次受命监造国家高新工程,不断地攻坚克难,创造一个又一个历史首次,以及一个又一个海军装备制造的奇迹。

  2008年12月26日,张国新建造的舰船作为主力舰率领编队首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连续航行124天,设备完好率再创装备建设史上的奇迹。

  

  首艘万吨大型驱逐舰下水

  对新技术有极强敏感性

  1994年5月8日,112舰交付海军使用,被部队官兵誉为“中华第一舰”。两年后,其姊妹舰113舰也加入到人民海军舰队行列。当时江南造船是十年磨一“舰”,从项目正式启动到首舰交付海军服役,历时11年。此后,江南造船军品方面的交船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搬迁到上海长兴岛后,甚至被军迷戏称为“下饺子”。

  越造越快的背后,是军舰建造技术的不断升级。熟悉张国新的人都知道他有句口头禅:“决不让建造技术难题成为装备性能瓶颈。”而他本人也在建造首制船的过程中,不断倒逼自己突破创新。江南研究院副院长赵守君告诉记者:“老爷子时常会提出新想法,他对新技术的敏感性,经常让我们80后、90后汗颜。”

  近年来,在张国新的推动下,百年江南热切拥抱数字化。比如,新型战舰使用的新型材料给焊接带来巨大挑战。即便是焊接高手,也难以始终把焊接精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当人来控制机器已经难以满足要求,能否用机器来控制人?顺着这个思路,江南造船通过焊机联网,建立庞大的数据库,用计算机测算和控制每一个焊接工作点的参数,最终建成数字化焊接质量管控系统。通过把工艺参数预设到系统里,焊接过程中电流、电压有丝毫差错,系统就会自动报警,中止工人操作。通过“机器管人”,年轻焊工也能达到老师傅的质量标准。

  此外,数字化三维曲型成型系统、数字化测量场技术等也先后应用到舰船建造上。这些新技术带来效果不仅体现在造船的速度上,也体现在造船的质量上。

  今年3月,我国第二艘万吨级大型驱逐舰正式加入海军序列。“海军对我们造的万吨级大型驱逐舰非常满意,首艘交付后,我们去部队的次数很少,说明舰船性能稳定,战士上手快。”张国新有些自豪地说,而且这一型舰船为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批量制造,不会被别人卡住脖子。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阿拉丁商贸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阿拉丁商贸网 X1.0

© 2015-2020 阿拉丁商贸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