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商贸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 后石油时代谋新定价权

2021-07-16| 发布者: 阿拉丁商贸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酝酿十年之久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计划,终于周五(16日)开锣。打头阵入市的2225家电力企业覆盖年碳排放量近40亿...
白癜风治疗费用

  酝酿十年之久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计划,终于周五(16日)开锣。打头阵入市的2225家电力企业覆盖年碳排放量近40亿吨,令中国一举登上全球最大碳现货市场。惟首单成交价每吨52.78人民币(约合8.15美元),远低于世界银行测算的足以促进低碳转型的标准--每吨40至80美元。

  不过,以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占全球碳排放量逾四分一看,未来碳交易市场规模不可小觑。面对欧美对全球碳税摩拳擦掌,布局未来碳排放定价权或是后石油时代的新战场。

  *电力企业打头阵,涉年排放近40亿吨*

  「User Charge(使用者付费)」是否天经地义,可谓见仁见智,惟若用于应对全球暖化的气候危机,例如对污染者徵税收费,则被普遍视为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从喊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今早正式上线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被视作中国以市场手段促进减排的标志性举措。系统首批参与者涉及电力行业的2225家公司,在截至今年12月31日的第一个履约周期内,其需完成碳排放配额的分配、交易、履约清缴等全流程。换言之,若周期内碳排放量超过免费配额,须于交易系统内购买,否则将面临罚款。

  首选电子企业入市,皆因该行业年碳排放量近40亿吨,几乎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三成,或全球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七分一,如此规模令中国一举登上全球最大碳现货市场。而到2025年前,包括水泥、石化、有色、钢铁、造纸、建材、航空等行业,料全数纳入。

  *单价不及欧盟两成,未来料渐进式上升*

  既然是交易,自然要关注价格。以首单成交价计,尽管触及10%涨停上限,但每吨52.78人民币(约合8.15美元),远低于欧盟平均每吨49.8美元水平,甚至有评论称之为「无牙老虎」。

  世银「全球碳价现况与趋势」报告就指,碳价要真正发挥促进低碳转型的作用,需确保价格达每吨40至80美元;而若要进一步达到升温不逾1.5度的目标,碳价到2030年更需达到每吨160美元。

  智库「环境保护基金」则称,如果碳排放实现全球定价,履行巴黎气候变化协议的成本或下降79%,因市场力量会找到最便宜的减排方式。

  不过,对于碳排放仍远未达峰值(2030年)的中国来说,碳价若定价太高,无疑将增加企业经营成本,拖累经济发展。而面对欧盟周三(14日)刚刚公布一项雄心勃勃的气候议案,包括拟对钢铁、水泥、铝等高污染进口商品徵税,未来碳排放如何定价,除了是环保议题,更势成政治议题。

  *欧美齐谋徵碳税,下限安排掀政治角力*

  据欧盟委员会揭盅的此项名为「Fit for 55」的新法规,不单拟将区内27国的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减少55%,更提出「碳国界调整机制(CBAM)」,对生产高污染产品的外国企业徵税,以补偿欧洲企业因减排而受损的竞争力。无独有偶,美国参议院民主党同正在起草议案,拟对来自碳污染国的进口商品徵税,以资助3.5万亿美元刺激计划支出计划。

  如何解决可能的碳价、碳税冲突?IMF工作人员论文就建议,由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启动创建一项「国际碳价下限安排」,例如就发达经济体、高收入新兴市场经济体、低收入新兴市场经济体设定三个层级的下限。

  而由于中国在国际碳市场中处于产业链末端,发展完善的碳交易体系将有助争取国际碳价下限的定价权,打破过去石油交易美元结算为主、现时碳交易欧元结算为主的垄断格局。

  伴随香港证监会周四(15日)公告,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已成立由证监会与港交所担任联席主席的碳市场专责团队,评估发展香港成为区域碳交易中心,一盘大棋才刚刚开始。

(文章来源:经济通中国站)

文章来源:经济通中国站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阿拉丁商贸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阿拉丁商贸网 X1.0

© 2015-2020 阿拉丁商贸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