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是一位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10年前,夫妻俩买下了这个76㎡的三居作为婚房。 随着宝宝的出生、长大,对于住宅的需求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如今,家里住着祖孙三代5口人,两个退休老人+夫妻俩+一个7岁孩子,面积不大、常住人口较多,卫生间3件套处在一个空间,无法多人使用。而且房屋设备也很陈旧了,部分空间返潮造成了墙面损坏。一家人急需要更合理的布局以及强大的收纳。 改造前 设计师打通了厨房,并做了中西分厨,与餐厅形成互动;重新规划了儿童房空间,增设学习区;最后还重新打造了卫生间,做了3分离设计,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够更加舒适。 户型:三室 使用面积:76㎡ 建筑面积:93㎡ 花费:23.9W 地点:广东深圳 原始户型图 改造后平面布局图 玄关与厨房结合,是整个家的一个改造亮点。 进门左手边划分出玄关区域,鞋柜+换鞋凳卡座+挂衣区+穿衣镜,空间不大却功能完备。 原厨房是封闭式,无法同时兼顾做家务和照顾孩子,而完全开敞的厨房油烟问题又很难避免。 改造后厨房划分出中厨+西厨,用窄框玻璃门做隔断,也给玄关区域带来通透的视野与良好的采光。 西厨打造了一整面柜体,中部镂空做了洗手池和操作台,对面就是紧挨着的餐桌,在西厨操作的同时就可以与客餐厅的家人互动,也方便照看到孩子学习与玩耍的状态。 冰箱、洗衣机都提前良预留好尺寸,做了隐藏式设计,全部内嵌在西厨区域的柜体内,保持了空间的整体性。 柜门上还结合了洞洞板设计,方便收纳零碎的厨房工具。 餐厅的餐边柜也与西厨做了一体化的设计,拥有充足的储物力。 厨房的各种家用小电器、餐具食品等,都根据操作顺序与常用性做了科学的收纳。做到最方便寻找和拿取,节省人力。 从餐厅内角度看向西厨,中部镂空的“橱窗”不仅可以增加家人之间的交流互动,还优化了动线,上菜时可以少走几步路。 由于餐厅空间不大,所以选择了折叠餐桌,平时长宽1.2米,足够三人用餐使用。人多时可以直接展开,变为1.8米长桌,最多可容纳下8人用餐。 这里不仅承担着一家人的一日三餐,作为家庭活动的一个中心,餐边柜里还收纳了孩子的玩具筐、大人的书籍等,平日里也是大人的工作桌,周末摇身一变,又可以作为亲子活动的手工台。 从餐厅看向客厅 客厅延续了与餐厅同款的储物柜,一整面柜体的电视墙大大增加了公共空间的储物量。 柜深400mm,不常用的物品放在上层柜中,常用的放在下面的抽屉,有藏有露,且通体白色的柜门又大大削弱了体量感,避免了大面积柜体带来的压抑。 沙发背景墙采用过了海松绿色,一直延伸至餐厅玄关,雅致又清新。 沙发旁的大幅挂画搭配棉麻挂毯及绿植,动静相宜,带来温馨与生机。 为了给小朋友提供充足的玩耍空间,设计师特意选了细腿的圆几,轻巧好移动、避免磕碰,空间也显得更加宽敞通透。 改造后的主卧延续了客餐厅的海松绿色,搭配温馨的暖光源,营造静谧舒缓的睡眠环境。 卧室空间虽不大,但设计师合理又充分地利用了空间,不影响视觉感受的同时尽可能地满足了储物需求。 飘窗空间也没有放过,增设了两排抽屉,可以用来放置小件衣物,可以说将收纳做到了分寸必争的地步了。 飘窗上部的弧形观景窗作为了休闲区,是女主人最喜欢的角落了。 儿童房改变了入口位置,优化布局后左侧是床,右侧是书桌,动线十分便捷,同时增加了书桌的长度,方便家长辅导作业。 对于三代同堂的一家5口人来说,原有的一个卫生间真的不够用,尤其是早高峰时间,经常需要排队使用。 改造后将台盆外移,卫生间干湿分区,同时满足两人使用,提高使用效率。 干区虽小,但却是满满的收纳空间,台盆柜+镜柜+吊柜的设计完全满足了储物需求。 卫生间内部拆除了原使用率较低的浴缸,改为淋浴区,用玻璃做隔断,看上去也更加宽敞。 马桶上方做了吊柜,补充收纳。
|
收藏
收藏
邀请
最新评论(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