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发水品牌 历次商品牛市,受益于价格上涨带来盈利改善,周期股表现亮眼。去年下半年以来,商品价格及周期股共同经历了一轮大涨。因此,从商品出发到周期股,来看周期股行情演绎。 对比四轮商品和周期股牛市,本轮类似2009 金融危机后的修复+ 2016 供给侧结合版 2000 年以来商品和周期股共经历4 轮牛市:1)2002-2007 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下的供需双推动;2)2009-2010 年,金融危机后的修复期,经济底部修复+全球流动性宽松;3)2016-2017 年,供给侧改革推动国内商品牛市;4)2020 至今,疫后复苏+全球流动性宽松。四轮牛市在经济修复、流动性宽松、美元走弱等因素上具有部分共性。 本轮都更类似于2009 年金融危机后修复期 + 2016 年供给侧结合版本。本轮目前仅持续1.3 年,近似上两轮的牛市长度;表现也介于前两轮之间,即有色和原油国际属性品种强度类似2009-2010 年,黑色强度类似2016-2017 年供给侧改革。从推动因素来看,全球需求复苏和流动性宽松类似2009 年,双碳催化类似2016 年。 商品与周期股的共振,周期股将率先迎来高点复盘四轮商品牛市,同期都会有周期股行情,并进一步得到五个核心结论: 结论1:本轮商品与周期股共振强度类似2009 年。都是经济见底后的修复和全球流动性的宽松。 结论2:有色和钢铁商品价格与对应周期股共振更强。原因之一,或与工业金属与国内基建关联度更高,同时也与原油定价主导权在海外有一定关系;原因之二,或与股票板块标的主营与商品关联度有关。 结论3:全球流动性宽松周期,周期股绝对收益与商品涨幅基本一致。 结论4:周期股超额收益相对商品价格率先见顶。周期股盈利预期在上涨过程中已经提前计价和全年盈利预期的逐步兑现。 结论5:资源端股价与商品共振更强。以铜板块为例,拥有矿产资源企业业绩直接受益于商品价格上涨。 周期行情仍有延续空间,产业升级将重塑商品与股票共振本轮上涨最快速的阶段已经过,周期股行情仍有延续空间。一是回顾前三轮牛市表现,经济走弱和流动性收缩是引发商品和周期股牛市结束的诱因。但现阶段来看,全球经济仍然在复苏进程中,全球流动性暂时未出现实质性转向。二是“双碳”加速,将推动商品价格上行。 当前周期股已经过了前期普涨阶段,后一阶段更聚焦两类结构性机会:1)高景气度板块。本身基本面支撑强劲,比如煤炭和化工;2)产业升级带来的全新机会。传统周期股想象力减弱,扩散至高景气和制造业升级。新机会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传统周期的新需求,比如下游高端制造、PCB 和新能源车带动传统加工企业增长动力强劲,从沪铜与新能源车指数的相关性中枢从2016-2017 年无相关性,抬升到2020 年以来中枢0.4 附近,可以看到这个趋势;二是新兴产业带来能源金属机会,比如受益于新能源车的强劲需求,带来的上游锂股价爆发。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货币政策收紧超预期;双碳进展不及预期等。 (文章来源:华安证券) 文章来源:华安证券![]() |